勇战“竹节草”,风雨中携手共筑“安心路”

时间:2025-07-31 浏览量:321 稿源:公共关系中心

今天(7月31日),第8号台风“竹节草”逐渐远离我市。上午9时,根据《宁波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》,市防指结束防台风应急响应。风雨中,甬轨人留下了一个个坚毅的背影和感人的瞬间,也筑起了一条条畅通温暖的“安心路”。

3分钟!70个沙袋!

7月30日清晨,台风“竹节草”携狂风暴雨席卷宁波,红联地铁站严阵以待,台风ⅱ级响应拉紧了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,保障设施设备、排查安全隐患、应急演练、物资供给每个环节都严防死守。焦灼的汇报声划破雨幕:“a口积水持续上涨!”

“沙袋!快!”值班站长王侃的指令穿透雨声。站外积水深度已达40厘米,行人寸步难行。王侃带领工作人员扛起70多个沙袋冲入急流,短短3分钟,在及膝深的积水中硬是铺出一条临时通道。然而,看到乘客们在通道前犹豫,工作人员们直接蹚水:“您好,我来扶您!”他稳稳搀扶一名名乘客,一步步走过冰冷浑浊的积水区。为确保安全,团队火速启用组合式防水护板,在沙袋路基旁拼接出带扶手的临时栈道——一条风雨中的“安全桥”就此诞生。

整个上午,这条特殊通道成了近千名乘客的通行线。一抹抹蓝色身影在没膝的积水中,用肩膀和双手,为城市蹚出一条最坚实的“安心路”。

昼夜不息战,24小时打通出行路

7月30日15:50,排涝抢险队的值班电话骤然响起——“黄鹂新城社区主干道路积水严重,请求紧急支援!”

运营分公司机自排涝二队10名队员在队长梁坤的带领下,5分钟内完成集结,携带专业设备奔赴现场。抢险队抵达现场时,主干道积水最深处已超过50厘米,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。16:40,队员们迅速展开作业,涉水铺设排水管线,架设抽水设备。他们蹚着齐膝的积水,肩扛手抬将沉重的排水管铺设到位。17:00,随着引擎轰鸣,排水管如巨龙吸水,路面积水被源源不断强力抽排。

夜幕降临,队员们轮班坚守在排涝一线,在探照灯的照射下密切监控设备运行。后勤组送来盒饭时,队员们只能轮流蹲在抢险车旁匆匆扒上几口。“设备不能停,水还没退。”梁坤的眼睛里布满血丝。

次日清晨,队员们在排涝间隙又化身“暖心卫士”,在浑浊的积水中帮助居民们进出。经过近24小时的连续作战,道路积水已全部清除。

紧急加高河堤,与洪峰赛跑

7月30日上午10:30,由于台风强降雨影响,塘溪镇上游梅溪水库开闸泄洪,大嵩江水位快速上升。在接到对堤坝进行加高的指令后,市域铁路象山线sgxs04标项目现场高度重视,在塘溪镇政府指导下,迅速调集10余名抢险队员、2台挖掘机、7辆渣土车紧急加高大嵩江河堤,争分夺秒构筑临时防线。

渣土车密集往返70余车次,就近取土,累计抢运填筑土方超400立方米,挖掘机高效摊铺、碾压夯实迎水坡。通过三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,顶宽4米的堤段加高约1.5米,关键区段河堤得到及时加固提升,及时消除了薄弱隐患,牢牢锁住了上涨的江水,守护了堤后安全。机械轰鸣,车轮滚滚。他们用速度与力量,在洪峰到来前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“水上长城”。

闻“汛”而动,火速驰援内涝受灾区

7月30日上午10时,面对“竹节草”带来的内涝险情,市域铁路慈溪线sgcx04标项目现场闻“汛”而动,迅速组建50人专业抢险突击队,由项目负责人贾亚鹏亲自带队,紧急调集8台大功率水泵、数百米消防水带及配套发电设备,火速驰援观海卫镇受灾最严重的东营村、卫南村和桃源路周边区域。这些村庄地势较低,降雨集中时形成了近半米深的积水,部分房屋、农田及乡村道路被淹。

抢险过程中,突击队员肩扛手抬重型设备,在积水中连续奋战,人工清理排水通道障碍物。大功率水泵轰鸣作响,源源不断地将村内积水抽排至附近河道。凭借工程经验,他们优化路线、高效架设设备、铺设水带、优化抽水路线,力求排水效率最大化。经过近一天的排涝抢险,村镇及重点道路积水得到了有效控制,保障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。

公交“摆渡人”,风雨中的“移动方舟”

面对“竹节草”二次来袭,宁波公交集团迅速响应,启动滞留人员转运接驳预案。7月30日6:30接令,公司根据工地、工厂滞留人数实际情况,第一时间调动4辆公交车及1辆备用车辆。

工作人员与接驳车辆迅速集结到位后,立即奔赴波威建工位于鄞州区、江北区的3处建筑工地以及北仑区纬九路的1家机械工厂,于8:00开始人员转运。

转运工作分两阶段有序进行。前期优先运送已集结工人,满载即发;后期对零星赶来工人安排上车等候,同时对工棚、车间进行“扫楼式”排查,确保无一人遗漏,方才发车。经过5小时的高强度作业,450余名建筑工人全部被安全转运至指定安置点。他们是风雨中的“移动方舟”,守护的是生命安全线。

风雨无情人有情。风雨中还有许许多多像他们一样可亲可爱的人,坚守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,不惧风雨,热心施予援手,共同守护城市平稳运行。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