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全生产月丨宁波轨道交通开展公交车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演练

时间:2025-06-20 浏览量:612 稿源:公共关系中心

根据宁波轨道交通“安全生产月”活动总体部署,6月20日,在市公交集团第二分公司综合停车场,开展公交车突发事件综合应急处置演练。结合公交行业主要风险场景及安全痛点,本次开展“乘客急救”“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热失控”实战演练。

演练一:

车厢突发事件“黄金四分钟”处置

“乘客急救”演练模拟了早高峰时段两名乘客因故引发口角,一名乘客被刀具划伤,一名老年乘客因受惊吓突发呼吸骤停。事件发生后,公交驾驶员与附近轨道站点迅速联动,实现aed等应急物资互联互通,按照“停车报警—伤员包扎—心肺复苏—aed调用”的规范处置流程,形成“黄金4分钟”急救闭环,顺利完成伤员救治、转运,及时高效控制险情。

整个演练过程,聚焦轨道与公交应急资源互联互通,多部门协同完成智能预警、快速响应、急救闭环等实战场景,既检验“轨道 公交”两网融合成效,更推动应急能力向“全场景、全时段”升级,以练促战筑牢安全防线。

演练二:

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热失控处置

“纯电动公交车电池热失控”演练,利用报废车辆,模拟夜间停放在停车场的纯电动公交车突发电池热失控。热成像监控系统通过实时监测,提前预警火警,各层级迅速响应联动消防,通过“隔离-灭火-降温”递进策略有效处置了火情。

(利用报废车辆开展实战演练)

本次演练评估了“智能预警 快速响应”双重防控体系成效,尤其验证了智能监测系统精准预警、火警响应与消防联动的技术处置效能,提高了从早期预警、分级响应到协同处置的全流程应对能力。同时,对后续突发事件跨部门、跨领域的合作,建立健全应急联动机制,提升应急管理体系的智能化、信息化水平提供更多实战经验,为更好保障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运行奠定基础。

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公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、实用性,锻炼了各单位协同作战、应急处置能力。下一步,宁波轨道交通将继续构建和完善轨道、公交一体协同的应急体系,强化“生命至上、避险为要”思想认识,扎实开展好各类场景的应急演练,提升全员应急处置能力。同时,深刻吸取行业内安全事故教训,紧盯消防安全、防台防汛等重点领域,定期开展风险隐患排查,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,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,为打造“一流的都市交通综合运营商”保驾护航。

网站地图